返回 光彩娱乐

口述历史:《寻路》导演张多福谈幕后创新

2025-02-11

张多福: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两个部门。一个是造型部门,就是(革命历史人物造型)像不像。一旦不像,人们就会指责你。这个人物造型像不像这个伟人,像不像这个英雄,这个部门很重要。还有一个部门,就是涉及到烟火爆破的部门。爆破部门一旦出了问题,涉及到人员伤害,是拍摄中比较严重的。

我们在现场拍摄战争戏,总希望战争场面的气氛更好一些,这个时候就希望爆破的东西,比如炸药多一些。有些时候现场场面又大人又多,炸点很多很乱,容易出事儿,会让你感觉到很害怕。所以在拍摄这种战争戏的时候,我永远都提着心在看监视器,不停地提醒,生怕出事儿。

张多福:对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的把控,是创作革命剧比较难的点。比如,那个时候周恩来他们从上海转移到苏区,当时项英、周恩来这些人的级别都比毛泽东高,所以开会的时候按照排次毛泽东就会坐在边上。 但随着故事往下走,毛泽东的位置越来越高,越来越高,他坐的位置就会不停地变化。包括(电视剧)最后像在古田会议上,朱德、陈毅、毛泽东,他们怎么坐这些位置,都是要好好地去研究,生怕出了错误。

我理解的《寻路》,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处在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,要不要建立自己的武装?有不同的意见。这时候他们寻找到一条道,就是毛泽东后来在八七会议上说到的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。一定要重视军事,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。所以才有当时的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领导的军队,再到秋收起义、广州起义(1927年)。

电视剧《寻路》剧照

张多福:比方说我们拍大柏地战役。

大柏地战役当时剧本上(描写)并不太多。(剧中)的战役太多,总要有个侧重点吧?我就问我们跟组的一个史学家,这么多战役里我想拍一个重头点的戏,重新设计一下,你觉得哪个战役值得我们拍?他说:张导,你要拍很少有人说起的大柏地战役,这场战役是红军离开井冈山之后,一直被国民党(军队)追着打,打得也是东藏西躲的。那最后怎么办?毛泽东设计了一个诱敌深入,打了一个很漂亮的伏击战。他说这场战役很多地方都没怎么太写,你要选择这场战役,好好地“大书特书”一下,我说可以。

我就开始构思。我看了一些资料,写了毛泽东有一次突然很冲动地冲上了前线,并不见得是在大柏地战役,但他有这个举动,包括当时陈毅、朱德都在战场上,那时候子弹不多了,就(是)跟敌人厮杀。我就想把这段借鉴过来,再穿插着用一些写意的手法,在这场戏中展示共产党人的信仰。

大柏地战役中本来他们认为能够歼灭掉包围的敌人,没想到太多了,最后没有办法,指挥部的很多人都冲上去了。我就设计了朱德让警卫员看着毛泽东,不准主席下去,他跟陈毅他们带着所有的红军杀到前线去了。剧中毛泽东一看这个情况一定要冲到第一线,警卫员就不让他上,拦着他。他说不要拦我,他要上。最后,我们就写意地处理了毛泽东在爆破的那种灰尘烟雾中,走上了一个山坡,看着眼前红军在跟敌人厮杀,说:同志们,共产党员们,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!之后他拿着望远镜,在那儿唱《国际歌》,给所有的战士鼓舞士气。所有人一看说毛委员都来了,大家就开始拼命跟敌人绞杀在一起。

最新文章

CR7博物馆背后的生意经

体育

 

阅读11483

C罗博物馆开进香港K11,1200万人为他买单?

明星

 

阅读17860

千万资产遭甩卖!南通家居巨头爆雷,辉煌何以至此?

新闻

 

阅读16678

扑街咯!小产权房,转正无望!

新闻

 

阅读10287

女篮14人名单正式公布!6后卫5锋线3内线,裁掉2锋线,2核心退赛

体育

 

阅读13498

冀ICP备20014882号-1

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