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官宣谍战剧《谍报上不封顶》,33 岁肖战担纲主演。
这是他首次触碰谍战题材,更是主流平台对其演技的盖章。
从选秀争议到低谷蛰伏,再到如今央视背书,肖战的转型之路,藏着比流量更动人的坚持。
1:打磨光芒
24岁的年纪,肖战从选秀节目出道,却被嘲“唱跳不突出”
是继续在音乐路上挣扎,还是转型?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两难。
于是他另辟蹊径,大胆地作出了跨界演戏的决定。
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毫无表演经验的人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豪赌。
而他下的筹码,是自己的努力和决心。
在《捉妖记》里饰演一个跳舞的NPC,镜头寥寥也没有一句台词,始终作为背景板穿梭在画面中。
这是许多巨星的起点,也是许多人放弃的终点。
紧接着,他便接下了第一部男主剧《超星星学院》,
然而作品播出后,不仅反响平平,他的演技也遭到了观众的吐槽和质疑。
为了磨炼演技,他穿梭在各个剧组,在片场观察前辈们的表演,私下把台词贴在镜子上,逐字打磨语气节奏,对着镜头录下自己的表演,反复回看调整眼神落点。
他后来回忆道:
“那时候没想那么多,就是不管角色多小,只要能演,我就想把它演好。”
这句话成为了他蛰伏期的真实写照,也是他打破僵局的关键伏笔。
2:爆发争议
功夫不负有心人,转机在2018年悄然降临。
小网剧《哦,我的皇帝陛下》中的男三号,让他首次小火出圈。
几乎一夜之间,“北堂墨染”这个名字,和肖战一袭蓝衣的古装扮相,开始在各个平台刷屏。
这不仅让肖战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,也极大地坚定了他深耕表演事业的决心。
2019年的夏天,《陈情令》火了,成为现象级爆款,肖战一跃晋升顶流。
微博粉丝激增至千万,商业价值陡升,线下活动现场反响热烈。
他站在了流量的顶峰,这是艺人梦寐以求的时刻。
然而在顶流光环下,风险也悄然而至。
一场因部分粉丝不理智而引发的巨大舆论海啸,将肖战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短短的时间内,他从万人追捧的顶流,变成全网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他的事业,仿佛在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。
品牌方迅速切割,解约声明接连不断;他参演的作品被恶意打低分。
从巅峰到谷底,这样巨大的落差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年轻人。
舆论漩涡中,肖战没有选择公关辩解,而是将重心拉回演员本身。
投身话剧舞台,接替胡歌出演《如梦之梦》中的“五号病人”。
这个选择让很多人感到不解,话剧演出周期长、强度大,商业回报低。
对于正处事业低谷的他来说,似乎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但肖战看中的,正是话剧舞台的纯粹与磨砺。
他需要这样一个地方,远离喧嚣,沉下心来,重新审视自己,锤炼演技。
《如梦之梦》的舞台,成了肖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
这部长达八小时的话剧,没有NG,没有剪辑,每一分钟都是与观众的直面交流。
三年的时间,他一场不落地完成了全国72场巡演。
在一次次与角色的对话中,他的台词变得更有力量,表演更加细腻沉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