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汪苏泷的老板也发言了,说当初收到《年轮》项目的需求时,项目方就是邀请汪苏泷创作并演唱,从创作开始就明确知道男女版本是同时存在的,他还翻了一下,十年前的项目往来邮件还在邮箱里,所以最后总结了一句“事已至此,《年轮》回家。
其实,华语乐坛里,这种因为谁先来后到的原唱翻唱纠纷,还有不少。
像巫启贤的《太傻》,你知道最开始的原唱是柯以敏吗?
柯以敏早期在马来西亚出道,巫启贤作为音乐人,觉得她的声音能驾驭高难度的旋律,就给她写了《太傻》,作为她出道的主打歌,也真的凭借这首歌,柯以敏在马来西亚走红了。
对此据传柯以敏和巫启贤因此反目,就算轮流上《超女》当评委也没有太多交集,甚至有段时间柯以敏说节目决赛没看头,巫启贤疑似内涵说是因为没让她做评委。
但是,从这个事情来看,《太傻》柯以敏先唱,那么这首歌她就是原唱,但巫启贤创作的,他也的确可以随时拿来唱,理论上不存在什么争议,最多只能说是没协商好容易导致歌手之间有矛盾。
另一件“一曲两唱”震惊乐坛的,就是当年梅艳芳和陈慧娴的《夕阳之歌》和《千千阙歌》之争了。
这首歌的情况更复杂一点,原歌来自近藤真彦的《夕焼けの歌》,当时陈慧娴所在公司的监制欧丁玉听到这首歌后,觉得很适合陈慧娴,所以找来陈淑芬商讨版权和改编事宜。
不过陈淑芬和梅艳芳都在华星唱片里,当时的版权虽然得到陈淑芬同意,但陈慧娴方等了三个星期也没得到正式回复。而梅艳芳这边,也很喜欢这首歌,她直接打电话给近藤真彦,表示想要翻唱这首歌。
最终三方经过协商,签下一张有“时效”的合约,在当年6月15日前,梅艳芳可以将自己的改编版本先派台,陈慧娴的歌要在之后才可以推出。
但是当时梅艳芳还在拍《英雄本色3》,她很想把这首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,所以要求填词人陈少琪修改歌词来配合剧情,这样一磨二磨的,《夕阳之歌》的制作时间就更长了,长到拖过了原本协商好的6月15日优先推出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