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(Bad Ending)本指悲剧结局,而《花少 7》将其升华为 “美好结束的美学“:不是悲伤落幕,而是” 带着遗憾的圆满 “,在告别中彰显相遇的珍贵。
当 “七老童心”(那英、陈数、马思纯、李沁、龚俊、张晚意、张雅琪)在挪威极昼下挥手作别,全网共鸣:这不只是综艺收官,更是一场关于 “相遇与离别” 的现代寓言。
挪威特罗姆瑟的极昼成为这场美学的完美背景:
收官阶段,节目组创新推出 “每人当 20 小时导游” 模式,让成员各自策划专属行程:
- 李沁:组织 “山顶喊话”,七人在挪威森林山顶呐喊心声,释放情感
- 龚俊:安排 “极光晚宴”,在意外邂逅的极光下举杯,让瞬间成为永恒
- 那英:拿出珍藏的复古同学录,让成员写下联系方式和祝福,弹幕齐刷 “哭崩”
这种告别比传统 “集体大合影 + 煽情总结” 更有力量,将每个人推到台前,暴露脆弱与温柔,无法躲藏在群体中。
收官夜,李沁精心准备颁奖礼,为每位成员颁发定制奖项:
- 那英:”最佳大家长奖“,感谢她一路照顾与引领
- 陈数:”最佳心灵捕手奖“,表彰她的细腻与洞察
- 龚俊:”最佳气氛组“,点赞他的幽默与活力
当李沁念出 “谢谢你们让我做回小女孩” 时,全场泪崩,这句话道破了旅程的核心意义:在成人世界中寻回童真。
挪威森林的山顶上,每个人轮流喊话:
- 那英:”在旅行中做真正的自己,和陌生人成为家人,这种感觉太酷了“
- 李沁哽咽:”我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,跟这样一群人,在这个年纪,有这样的体验“
- 马思纯:”谢谢你们让我重新飞翔“
这些不加修饰的告白,在极昼永不落幕的天光下,显得格外纯粹,将 BE 美学推向高潮。
《花少 7》的 BE 美学之所以动人,在于它完美呈现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真理:
节目收官后,”花少戒断反应太上头“持续霸榜多日,观众集体” 失恋 “。但正如陈数在告别长文中所写:”我们共同写下的故事,永不落幕“。
七位嘉宾从陌生到 “不是家人,却胜似家人” 的情感蜕变,被定格在挪威的极昼中,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《花少 7》最反套路的是:它没有将收官变成关系的终结,而是友谊的新起点。
- 收官一周后,七人真的再度相聚,那英订下私人会所,菜单复刻旅途最想念的美食:肯尼亚烤玉米、挪威腌三文鱼、北京榨菜肉丝面
- 张晚意和马思纯线下重逢时,默契比出 “7” 字手势,粉丝泪目:”这不是综艺,是真实的情谊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