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曾以《走过咖啡屋》《想你的时候》等经典歌曲风靡两岸的“歌坛女神”,用一生书写了从新竹贫女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先行者的动人故事。
她的离去,让无数歌迷在重温经典旋律时,更铭记一位中国台湾歌手对家国的赤诚之心。
从新竹贫女到歌坛新星
上世纪60年代,千百惠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县的一个贫困农家,原名钟兰蕊。
16岁那年,千百惠的父亲意外离世。为了帮母亲分担家庭重担,她决定辍学打工。她洗过盘子、在工厂做过零件组装,后来背着吉他走进歌厅驻唱。
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4年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中国台湾作曲家、导演刘家昌听到她的演唱,被其清澈甜美的嗓音吸引。刘家昌不仅邀请她加入台湾百事传播公司,更亲自取艺名“千百惠”,寓意“歌声惠及千家万户”。
在这之后,千百惠凭借演唱其创作的歌曲《为同心协力而跑》在歌坛崭露头角;同年,个人首张专辑《丝雨长巷》面世。这张专辑如同一把钥匙,为她打开了亚洲流行乐坛的大门。
·《想你的时候》专辑封面
1986年,千百惠推出专辑《想你的时候》。该专辑主打歌《走过咖啡屋》以轻快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,迅速成为响彻两岸街头巷尾的“背景音乐”。
据当时台湾媒体报道,《想你的时候》这张专辑仅在台湾销量便突破20万盘,她也因此红透两岸及东南亚,成功跻身上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歌星行列。
· 年轻时的千百惠
用歌声连接两岸
千百惠的名字真正跨越海峡,源于她对祖国大陆的深切向往。
早在少女时期,她便在书中读到紫禁城的恢弘、万里长城的壮丽和哈尔滨大雪的纯净。这些文字,在她心中播撒下了对祖国河山的向往。稍微长大后,她又从收音机里听到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”,到祖国大陆的心愿变得越发强烈。
· 千百惠受邀参加“亚运之光”演唱会
这种情感积淀,促使她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夕,毅然接受“亚运之光”演唱会及海峡两岸亚运健儿加油联欢会的邀请。这是她首次踏上大陆舞台,她也因此成为较早赴大陆参与大型体育赛事演出的台湾艺人之一。
演出中,她甜美圆润的嗓音,瞬间拉近了与大陆观众的距离。这两场演出,不仅被视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,更成为她打开大陆市场的关键契机。
后来,在接受采访时,千百惠也曾多次提到,“音乐不夹杂任何色彩,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,希望用音乐促进两岸交流,也鼓励两岸的年轻人增加互动。”
事业与情感的双重契机,进一步坚定了她扎根大陆的决心。1992年,她与大陆知名作曲家高大林结婚。同年,她决定定居北京。
“没想到,一来到祖国大陆,从此不愿再离开。”千百惠曾动情地说:“在大陆时常能感到两岸血脉相融,语言、文字都一样,连过的节日都一样,根本就是一个国家。”
用行动书写爱国情怀
时光飞逝,岁月流转。2021年3月,千百惠选择定居成都。谈及原因,她曾透露,成都的气候和家乡新竹很像,且小时候家乡有家“川菜馆”,空气中经常飘着辣椒的香气,生活在成都犹如在新竹一般。另一方面,成都的音乐产业发展也深深吸引着她。
同年,她创作歌曲《留在成都》,歌词中“渐渐熟悉每一条街地铁几号线”的细腻描写,道尽她对大陆生活的热爱。